從小就一直因鼻子過敏的問題所苦,只要天氣一變換,就會苦不堪言,每每被家庭醫師笑稱「一把鼻涕,一把眼淚」;加上大四暑假參加交換學生計劃,見習單位是「兒童醫院的耳鼻喉科」;所以對耳鼻喉科是又愛又怕。之前常常聽聞耳鼻喉科的「驚人業績」,趁此機會體驗一下。

依照往例,intern來到耳鼻喉科就是跟著林永松主任,因為case最多,資源最多。果不期然,主任的行程滿檔:星期一、三、五開刀,星期二、四、六看門診;溫豐銘與黃建雄學長全程跟隨,才能負荷主任龐大的求診人潮。

門診部分,由兩位學長在靠外側的診間,先過濾初診病患,或是一些耗費時間的手續(例如:術後回診,清除止血棉與血塊);而主任在內側的診間,用高效率的方式看診:簡潔的詢問,輕快的手法;連Key-in的動作都還勞煩君萍姐處理,更別說兩位在櫃檯叫號的護佐了!而我,就站在主任的右後側,扮演旁觀者的角色:可能是趁空檔用耳鏡看看,或是用teaching scope接在主任操作的鼻咽鏡上(能看到和主任一樣的視野);另外有一台秘密武器-附有螢幕的硬式內視鏡-把內視鏡的影像內容照給病患看,一方面比較容易解說,另一方面病患也比較容易接受(尤其對於在外院已經診斷,來求second opinion的病患特別有效);如果病患自覺被症狀困擾許久,往往現場預約住院開刀的時間。

開刀房的部分,主任同時在第五與第十五房:第五房開的是一些內視鏡的手術,所以是我停留的地方(接上電視就可以看到手術的過程);而第十五房常常安排鼻中隔彎曲矯正手術,主任「喬」兩下就結束了(旁人什麼都看不到,所以也不用去浪費時間)。而這半個月內的手術內容,集中為tympanoplasty,mastoidectomy, FESS,SMP,LMS,UPPP,Grommet insertion。雖然手術房的工作人員曾強調這些手術的給付之高,耗時之短,但主任說了一句:「這就是經驗與技術!」;我無言以對,只能默認。

不論在門診和刀房,主任都會主動教學,並且做經驗分享(case這麼多,隨便舉個疾病就有一堆故事)。曾經有幸跟到主任查房兩次(因為平時很晚才查房,INTERN往往都下班回家),主任也不忘教學,解釋術後的注意事項與可能的併發症(結果弄得大家都延遲下班)。

至於值班部分,就是在九樓的耳鼻喉科檢查室,等待急診的會診病人。但我遇到的卻是剛入院檢查的病患,在病房大量流鼻血,只好塞兩條FOLEY止血。談到教學課程,主要是由總醫師施習仁醫師在星期二、四下午三點,針對一些急診室常見的問題(例如:流鼻血,耳道異物,吞食異物,急性聽力損失)做鑑別診斷與處理方式的說明(因為同時有急診室的住院醫師來該科受訓);我想,這應該是相當常見且實用吧!

在實習的最後一天,我離開診間,在儀器間旁觀技術員如何執行檢查,以瞭解各類檢查的效果與目的。在短短的半個月內,是很難對耳鼻喉科,稱上有什麼認識?更何況這是講求「動手做」的科別,走馬看花而已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ossp102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